勵志

勵志人生知識庫

胸有成竹典故

「胸有成竹」這一成語的典故源自北宋時期兩位著名的畫家蘇軾和文同。以下是「胸有成竹」的典故介紹:

文同(字與可)是一位擅長畫墨竹的畫家,以其畫竹技藝高超而聞名。他為了更好地表現竹子的各種形態,常年觀察竹子的變化,不論環境如何,都會仔細觀察竹子的生長情況和形態。

蘇軾(號東坡)是另一位北宋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和畫家,他在政治上屢遭貶謫,但在繪畫和文學上的成就非常高。他在《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》中提出了「胸有成竹」的概念,即畫家在動筆作畫之前,心中已有具體而生動的形象,這樣畫出來的作品才更加生動和有生命力。

「胸有成竹」這一成語最初用來形容作畫前的充分準備和心中的成熟構思,後來被廣泛用於形容在面對問題時,心中已經有了成熟的解決方案。